《战狼 2》的票房,已经不足以用炸裂来形容,更准确地说,是疯了。
提档四小时上映,拿下 9741 万票房;才两天,就突破四亿。
这部电影,不仅真正点燃了暑期档,而且被业界看好,有可能去冲击《捉妖记》的纪录。
《战狼 2》
《战狼》推出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不看好这部电影。
结果,这部被所有人不看好的电影,整整拿下了 5.25 亿,成为当年最大的黑马。
这一次,《战狼 2》又一次超出了整个业界甚至观众的预期。
影评人服了吗?
还有声音认为,票房这么高,靠的是打爱国牌。
并不是质疑他们的质疑,而是每个看过《战狼 2》的观众都该问一问:
一部已被大众的真金火眼检验过的爆款,真的,只是靠一个爽字,靠投机取巧,就可以火成这样?
别逗了!
比起第一部,《战狼 2》从头到尾,透着一种不差钱、国际范。
一开场,就从游艇,打到了海里。
整个剧组,26 个国家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还邀请到了《美国队长》系列的动作指导萨姆 · 哈格里夫、《加勒比海盗》的水下摄影团队。
这么干,是为什么?
因为有钱,才能拍出格局,才能让国产军事动作片朝着好莱坞的方向靠拢——
才能跟好莱坞,硬碰硬!
然后,再拿出人家没有,我依然有的东西——港式动作片的凌厉风格和想象力。
用吴京自己的说法——《湄公河行动》+《美国队长》。
第二个高级,是皮肉层面的高级。
电影,是人拍出来的,动作场面的质感,是演员给它的。
儿戏的演技,给不了动作片应有的高级感。
所以吴京这一次找来的,有 " 达康书记 " 吴刚。
什么是动作场面的高级?
憋说话,来段动作场面先。
印度洋公海上,一艘货轮被海盗劫持。接下来,一个白衣身影纵身一跃,跳海了。
里面的野战戏,陈嘉上的《飞虎》十多年前就玩过,打斗戏虽然精彩,但格斗和枪战,完全分开。
从动作场面设计看,精彩,但不高级。
可是这一次,吴京在动作设计上,实现了格斗 + 枪战 + 打飞机 + 打坦克的混合打斗戏。
最经典的代表,就是那段人和坦克的对战戏。
港式动作片的想象力与好莱坞动作片的重量感,在此,狭路相逢。
相信我,你一定会对这场对决戏过目不忘。
吴京首先是独自出去诱敌,吴京在画面左边,坦克在画面右边,平衡构图,势均力敌。
整段戏下来,你会发现,每个角色的动作,奔跑、开火、甚至张翰被坦克碾压,犹如一盘棋局,没一次走位,如同行棋布子,各有妙用。
起,承,转,合,水乳交融。
腾,挪,辗,转,天衣无缝。
最后,逼着老爹走出坦克,和吴京一对一,单挑。
整个动作场面的完成,犹如一场空中的舞蹈,惊险,又酣畅淋漓。
精巧的视听语言、出色的场景调度以及张弛有度的节奏,构成了舞蹈中美妙的音符。
曾经的华语动作片,在好莱坞的眼里,精彩,但上不得台面,那时候能拍出最好华语动作片的成龙,要拍出重工业的动作片,必须去好莱坞。
如今的华语动作影坛,早已瓜果凋零,最好的动作明星中,只剩下吴京。
时候到了,吴京没老,于是,才有了这么高级的动作场面,这么高级的动作片。
同样的,缺点依旧。
《战狼 2》最弱的,依然是老三样:薄弱的故事,单薄的人物,和打不死的吴京。
观众看到了吴京对动作细节近乎苛刻的打磨,也看到了吴京对故事和人物塑造看似随意的力不从心。
可这一次,全面向好莱坞大片对标的《战狼 2》,也将好莱坞军事动作片的故事手法和缺陷,一并借鉴过来。
《战狼 2》的故事节奏,是标准的好莱坞三幕式的。
一开场,因为暴打恶霸被开除军籍并入狱后又出狱的冷锋,为了找寻恋人来到了动荡的非洲。
可这时当地却突然爆发了政变,因为国家之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在非洲实行武装行动撤离华侨。
于是,一腔热血的冷锋孤身一人深入战区拯救华侨,但是一群外国的雇佣兵成为了他最大的对手。这是故事的开篇。
中间三分之一,吴京带着自己的非洲儿子和难民,沿途躲避追杀。
好莱坞式剧作一样的是,主线之外,电影还布置了一条副线,一颗刻有花纹的子弹成为了冷锋找到恋人的唯一线索。
而子弹又带出了吴京的思念。
比如,故事逻辑的交代含糊。许多观众看到最后,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军队不能直接出手相助。
又比如,太过明显的逻辑瑕疵。
比如雇佣军可以杀掉雇主,又为什么在已经可以秒杀冷锋的情况下,按照雇主的命令全体撤退?
还有多余的女主。许多观众最后也不明白,吴京中段和那位被救女医生的对手戏,对于推动情节到底有何意义?
当然最大的逻辑漏洞,还是枪林弹雨中,永远打不死的冷锋。
曾几何时,套路刻板的主旋律呈现,曾经让主旋律电影成为了电影市场上的一块鸡肋。
这一切,不是主旋律的问题,而是电影对于主旋律艺术呈现的问题。
吴京在《战狼 2》里怎么拍主旋律的?
把主旋律拍燃,燃烧所有人的爱国魂!
《战狼 2》将故事的背景从边境转移到了非洲,这就是将镜头对准中国的海外行动。
谁?中国军人。
吴京在电影里,已经不是军人了。
他也本来不用以身涉险,但是,一个曾经的中国军人,能不能看着自己的同胞在海外涉险,独自跑路呢?
不能!那就冲!
整部电影,吴京都带着一群难民和非洲孩子,冲破死亡线。
是不是,很窝囊,但在观众眼里,这样的中国军人,才是真正的——硬。
更硬的场景,来自 " 赵东来 " 饰演的舰长,对着屠杀自己同胞的海盗,那句咬牙切齿撕心裂肺的—— " 打 "!
导弹为谁而发?中国公民!
看过这些,在影片结尾,银幕上出现了中国护照和两行字幕:
" 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你就该明白,主旋律这么拍,才对得起 " 主旋律 " 这三个字。
影片为什么能火成这样?
先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看吴京?
当年的一部《战狼》辗转了好几个发行方、被很多明星拒演、大量投资人望风而逃,没有人相信,这部军事动作片能够卖座。
最后,院线勉强给了吴京一个 4 月的淡季上映,很多人肯定在等着,看吴京的这部冷门电影,怎么扑街!
扑街了吗?在那个反转故事里,《战狼》最后席卷了超过 5 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了年度黑马。
冷门,被吴京做成了热门!
但是当吴京卷土重来,整个行业依然不相信,这部电影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可是,不可能的奇迹再一次发生了?凭什么?
首先是吴京拍了部好电影。
相对《战狼》,此次《战狼 2》大幅度提升了电影工业层面的水平,在格局、视野、动作、场面上超越了前作,这些都令影片从品质上,配得上观众的提升的观影要求。
《战狼 2》正是观众求之不得的那种国产片,超强的口碑发酵征服了一二线城市观众,而三四线观众对于此类影片本身就有强烈的好感。
那些大规模的动作场面,令人不敢相信是中国人拍出的类型片完成度,不仅是让人看到国产动作片崛起的希望,更以国际大片的质感,突破了观众的期待值。
回到刚才提到的水下动作场面,为了追求一个最佳入水画面,吴京跳了 26 次才满意。
从没玩过枪的 " 达康书记 ",主动接受陆军训练,最后练到能完成单手换弹夹。
估计经纪人看这段剧本的时候,整个人都能跳起来。
张翰的角色,有一幕要让他躺在地上,坦克就从他的头顶呼啸而过,两排轮子直接从身上压过。
说明白点——就是被坦克碾压。
你能说他是来玩玩的吗?要玩,玩的也是命!
上一部《战狼》,吴京到处七拼八凑,才凑出几千万。勉强,把电影拍出个样子。
《战狼 2》来了,据说吴京为了筹钱将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把预算提到了 1.5 亿,结果实拍的时候,吴京不断超支,最后拍到了两亿!
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明白,没有一分钱,是被浪费的。
《战狼》系列,就是一个不要命的吴京,带着一群不要命的演员,掏身家用命拼出来的电影。
这么拍出来的戏,值不值一个卖疯了的票房?配不配的上一部年度爆款?
我觉得,值!配!
感谢吴京,没有在那么多 " 不可能 " 面前,停下来。
感谢《战狼》系列,示范了怎么让国产动作片,不仅拍出所有好莱坞能拍出的重工业大场面,更拍出了好莱坞拍不出的中国人动作片的精髓。
还——拍出了那句令人沸腾的台词—— "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没错,它主旋律,但它知道怎么把这种爱国心,拍到大荧幕上,让所有人泪奔。
这样的电影不卖座,什么样的电影该卖座呢?
那些对着《战狼》票房冷嘲热讽的人,别小瞧了吴京!
这群观众,是世界上最好的观众,问题只是,你能不能拍出配得上这群观众的好电影。
寻找电影烂番茄的人
最终都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