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粉英雄,末世之才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8年09月27日 22:33

...杀 金在云上演末世英雄

摘 要:王熙凤,《红楼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曹雪芹用浓墨重彩刻画出的一个“脂粉英雄”形象。她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地位特殊,是贾府的实际当权者;她不具有中国传统女性贤淑、温顺的美德;她精明强悍善理家,有决断力,却为人刁钻圆滑、狡诈阴险,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是一个“末世之才”,不仅代表了一类人,而且代表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阶层。王熙凤这一形象成为贾府上上下下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的一个聚焦点,也是曹雪芹完成《红楼梦》宏大结构的一个基点。

关键词:曹雪芹 《红楼梦》 王熙凤 形象论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永远屹立于宝塔尖上的不朽经典,不仅因为它将一个盘根错节的宏大结构驾驭得天衣无缝,最值得人仰望的是它在以男权统治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中,第一次为女子立正传,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创举。《红楼梦》以金陵十二钗册页中的女子为描写主体,对“红楼诸芳”惟妙惟肖的刻画代表了其艺术手法上的最高成就,曹雪芹擅于写人,他以旁观者的视角让小说中的人物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对人并不以绝对的好坏善恶来评判,一个人物有很多面,看似矛盾的面之间仔细揣摩又并不相左,但每个人物在多面之下又与总体的那个性格特点相融合,人物鲜活丰满,真实生动。

在这众多的红楼女儿中,有一位女子极为特殊,她虽是豪门贵族出身的小姐,却缺少大家闺秀能诗擅文的修养和娴静典雅的气质;她虽身处贾府权力与地位的中心,却依然机关算尽,不择手段地谋钱、谋权,她就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行第九的王熙凤。曹雪芹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是赋有深意的,她不仅在小说整体架构上起到打通复杂人物关系网的作用,而且就形象本身的特点而言,他将人性中所有尖锐对立的因素融汇进了这个生命里,而且毫不牵强,随时呈现。

一、精明强干,八面玲珑

王熙凤在贾府中是一个“女霸王”式的人物,她出身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王家,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内侄女,贾赦之子贾琏之妻,在贾府中由于她的乖巧机灵,善于逢迎,深得贾母宠爱,因而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持荣国府,每月小姐、丫鬟、婆子们的月银都由她发放,贾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也都要听从这位琏二奶奶的吩咐。在封建社会中,王熙凤以一女子之身将贾府上下主仆几百人的繁杂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谓“女中豪杰”。

王熙凤的精明强干主要体现在善理家上,最典型的事例应是《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讲的是秦可卿病逝,宁国府为秦可卿举行了奢华无比的葬礼,因贾珍本身有病,只在外招呼前来吊丧的达官显贵,本已应接不暇,偏偏在这时妻子尤氏又病倒了,不能料理内务,这就使来吊丧的人无人接待,宁国府府内事务已陷入瘫痪,贾珍面对这种实在无法应付的局面,听取宝玉的建议,极其谦卑地到荣国府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个月。贾珍对王熙凤的才能还是有所了解的,他说“从小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①贾珍的话的确不错,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她在答应下此事后,就来到一所抱厦内坐下,将宁国府的事务理出了一个头绪,列出了造成府内混乱无章的五条潜规则,遂决定先从这五个方面下手,在宁国府定下有规有矩的办事条例,彻底改变奴仆以往懒散、投机取巧的做事习惯,如有人违规将会受到严厉责罚。王熙凤用她的铁腕使一盘散沙的宁国府步入正轨,奴仆、婆子们虽对她怀恨在心,却无不言听计从。在秦可卿大丧期间,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不但没被人耻笑,反而因为事情办得圆满得体,得到了很多赞誉。

这一情节是凤姐出场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也是最能体现王熙凤有决断力、善理家的经典片段之一。凤姐头脑清晰,反应机敏,口才超群,记忆力惊人,说话有逻辑性。曹雪芹在书中第十三、十四两回对她的描写,笔墨酣畅,足传其人。脂批曰:“写凤姐之珍贵。写凤姐之英气。写凤姐之声势。写凤姐之心机。写凤姐之娇大。”“写秦死之盛,贾珍之奢,实是却写得一个凤姐。”②另外,在第十三回的末尾有两句总评的诗“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虽指的是凤姐,可又不限于凤姐,写裙钗胜于金紫,就是说女子胜于男子,符合本书开首总评:“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③书中多次以凤姐比男人,以男人为标准,总感觉是在尊男,实际上是在尊女;名为尊女,又实际是在贬男。如果举一个谦恭、贤良的女子来尊敬、褒扬,在那个时代谓之尊女是可以说通的。而作者偏偏举了一个缺点很多,并且做了许多罪恶之事的凤姐为例,她怎么能够格被人尊呢?而作者竟然尊她,这难道不是在痛贬“万千金紫”,表现曹雪芹对男权社会的极度失望吗?

关于王熙凤的八面玲珑书中有多处体现,例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王熙凤见黛玉时的言语行为就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④王熙凤由笑到哭,再由哭到喜这极富情感变化的一席话,表现了她的精明狡黠、阿谀奉承和八面玲珑。短短几句话,既恭维了黛玉,又不得罪迎、探、惜姊妹,实际上是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真可谓“一石三鸟”。

二、刁蛮泼辣,狡诈狠毒,对金錢、权力的追求不择手段

曹雪芹并不“包庇”他笔下的任何人物,书中写了凤姐的诸多劣迹,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凤姐对小道士开口就骂、抬手便打的举止,哪里像一个贵夫人!“毒设相思局”、借刀杀人,害死尤二姐,凤姐的有心计、狡黠、狠毒等性格阴暗面体现在一次次事件中,令人触目惊心。第十五回、十六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张金哥案和六十八、六十九回的都察院案,都是凤姐一手操纵的,这两个案子都出了人命。她还用公款放高利贷,为日后自己和家族的败落不断积累负能量。王熙凤在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中,人性逐渐异化,宝珠的光彩不断失落。

三、从王熙凤判词和《聪明累》曲看“凤辣子”这一形象的启示

判词和红楼十二曲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人物命运图谱,金陵十二钗正册所有薄命女子在全书中的命运走向都是围绕判词和曲子展开并一一照应的。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簿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合起来是“凤”字,点出了王熙凤的名字。“偏从末世来”,曹雪芹谓王熙凤是“末世之才”,她有才干,却偏偏身处末世,这样的社会不仅没能让女性施展才能,反而腐蚀并最终吞噬了这位“脂粉堆里的英雄”。第二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二两句表明曹雪芹希望我们对她罪过的一面有所体谅。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历来说法不一,本文认为它概括王熙凤和贾琏双方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贾琏是顺从她的,她气势逼人,总占上风,贾琏往往不得不忍气吞声;第二阶段,贾琏虽然还没有彻底地休掉凤姐,但对她已着实不客气,吆三喝四,她只有听从命令勉强支撑的份儿,从脂砚斋批语中可知八十回后有“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的情节;第三阶段,“人木”就是暗示王熙凤彻底地被贾琏休掉了。最后一句“哭向金陵事更哀”与第三句是连着的,是说王熙凤经过了一系列极大的打击,落得境遇悲惨,哭返金陵娘家。关于王熙凤的曲子叫作《聪明累》,曲名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整首曲子是写王熙凤的悲惨结局和贾府一败涂地的情景。王熙凤的一生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这一切只不过为她自己的最后垮台准备了条件。

“凤辣子”这一形象给人诸多启示:她的惨痛结局是自食恶果,并不是人世祸福难定。她有如此的作为,终以悲惨的命运收尾,既让人惋惜,也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凤姐的悲剧,一方面是因有失仁厚,她的聪明才智、金钱和權势终没拯救到她的心灵,反而成了致命的因素所在;另一方面在于那样的制度、那样的家族。总的来说,王熙凤其功不可没,其罪亦难恕,其心更可悯,其情堪可怜。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诸多“异样女子”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而且她还处于许多男性和“不异样女子”的人际关系连接点上,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是一个让人既恨又爱的形象,也是一个个性异常丰满的形象,外表的美丽活泼与内心的干练凶狠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喜欢凤姐那份拒绝打磨、粗糙直接的强悍,更喜欢凤姐在粗糙之下又有着美丽剔透形象的矛盾错愕。她仗势欺人,同时也忍受着放浪丈夫贾琏的欺负;她绝不服输,却最终难以逃脱“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命运。曹雪芹将她比作人中之凤的原因是她有一些非常突出的品格,曹雪芹甚至还赋予她一些超前意识,这种意识直到现在依然不失其先进的光彩。王熙凤虽不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好女人形象,但她的胆量、见识、魄力和才干,足以胜过万千男子,她是曹雪芹倾注真心、真情而塑造出的“真的人物”的典型。

①③④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第1页,第40—41页。

② 〔清〕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29页。

作 者:李姝娴,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 辑:李珂 Email:mzxslk@163.com

2008~2017 天天娱乐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