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堕落式”的行为变化过程初探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8年09月27日 14:14

...正应力计算方式初探

摘 要:《儒林外史》着力塑造了一批腐儒习气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以入仕为己任:有些知识分子追逐功名利禄,也有些有道有义,为读者展现了科举制度下秀才举人的浮生百态。其中部分知识分子,如:范进、荀玫等人在中举中第做官前后巧合似的呈现出由朴实真诚到虚伪狡诈的堕落过程。本文就此行为范式进行分析,深探其原因并分析此范式带来的对比效果。

关键词:知识分子 行为范式 对比艺术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略》中谈到《儒林外史》:“唯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任务,行列而来,事与其来惧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1}各篇故事随着有关人物展开,有一些知识分子,如范进、荀玫、王惠、蘧公孙、匡超人、牛浦郎等,他们都体现出科举成名前无钱无势、朴实真诚和科举成名后追名逐利、虚伪狡猾的行为模式。吴敬梓通过这大体相同的知识分子行为范式的描写,递进式凸显出本部作品的对比艺术。

一、知识分子由好变坏的具体过程

1.孝悌——由遵到破的行为范式 封建社会里讲究“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第一位的。知识分子尽孝行为的变化正反映了其由好变坏的具体过程。作为醉心科举的寒门子弟代表范进,其堕落表现在其成名后的虚伪上。中举之前,范进“连夜回来,拜见母亲”,他是遵循礼数,谨遵孝悌规范的。而范进中举后,衣食不缺的富贵情形使其母活活乐死。张敬斋拉范进去汤知县家打秋风。吃饭时,范进为了表示“居丧之礼”竟是“退前缩后”,他假惺惺地用白色竹箸,以表示自己是恪尽孝道的读书人,但他之后“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的行为暴露了他的本性。银镶杯箸、瓷杯象箸不肯用,却在母亲过世不久食荤起来,如此“孝子”的虚伪做作行为与之前的礼待母亲的做法大为不同。还有中了进士,做工部员外郎的荀玫,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哭倒在地”急着“就要到堂上递呈丁忧”,可见他伤心悲痛。但经过王惠的劝解之后,担心“若是报明了丁忧家去”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就决定“将这事瞒下”“吩咐来的家人把孝服换了”“不许外人知道”。荀玫本是满心尽孝,但在自身利益面前却把孝悌礼数置之不顾了。

2.金钱——由重义到重利的行为范式 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是古来大多数圣贤者所推崇的。对于金钱的观念的变化体现着知识分子堕落过程。同荀玫同榜中举的王惠,拜访荀玫时,发现荀玫下处“甚窄”“离朝纲又远”“住着不便”,便请荀玫与自己同住。王惠不嫌弃荀玫是寒门子弟无钱无势,真心待他并多处给予指导劝解,处处为他考虑从不在乎花销。但王惠上任南昌知府之后,故意不肯接印,直到遽太守送了银子,饱了自己的“私囊”之后才正式就职。匡超人的堕落就更为典型。他本是个单纯憨厚、勤劳质朴的农家青年,一直靠自己的劳动赡养父母,自食其力,但受到马二先生和李知县的影响,他便“发奋用功”,追求功名之心迫切起来。他背信弃义,丢下父母,休妻再娶。正如其父临死之前的叹息:“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

3.求学——由实到虚的行为范式 本书中本有踏实过活自食其力的淳朴青年,本有求真学问不问功名的真学士,但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他们对于生活、学问、梦想的追求却变得好高骛远,虚伪不实。最典型的要数牛浦郎这个人物形象了。牛浦郎本是平民家的少年,尤爱读书,曾偷钱买书跑到甘露庵里念,连寺里的老和尚也夸赞“这是极上进的事”。后来他冒名顶替了牛布衣而最终成名,从此放弃学业不思进取。宦官家庭出身的蘧公孙入赘鲁家后,在鲁小姐的劝勉下,“心里想在学校中相与几个考高等的朋友谈谈举业”。此时蘧公孙的求学追求还在正轨上,但结识了马二先生之后,他的求学之志逐渐转变成名利之念。从他厚颜无耻地请求马二先生在八股选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开始,蘧公孙便堕落为惑民惑世的假学问者。

二、知识分子行为范式的原因

1.知识分子内部原因 中举成名前家中贫困、社交范围狭窄、行为中的消极因素不能被激发。由于个人生活情况、社交情况的局限,成名富贵前的知识分子一心求学科举,性格中的劣质因素不会被引导。成名之后,财富功名接踵而来,这些读书人所受到的诱惑大大增加。再加之多年贫困与无名压抑折磨着他们,他们便对功名利禄更加渴望,在个人品行与行为道德方面就表现出消极堕落的共同趋向。

知识分子们的思想局限、个人畸形发展。长期科考追求下,心智道德知识发展不完备,个人素质低下;知识分子们品格的缺陷因为进士、举人、为官等身份的地位被人们忽视,更滋生出他们的堕落行为。

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在匡超人与牛浦郎的堕落行为范式中,马二先生起了很大的作用。马二先生治学迂腐,学习马二先生的两人便带有消极腐化的行为表现。“长时间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不久就会发现或是因为在群体发挥催眠影响的作用下,或是由于一些我们无从知道的原因——自己进入一种特殊状态。”{2}在腐化堕落的儒生群体中相处久了,本身淳朴真诚的读书人一定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带有群体的共性特征,在群体特征的引导之下,表现出共同的行为范式。

2.社会原因 腐蚀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的毒害。

统治者为了加强政权,采取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死板书本知识禁锢的读书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对于世事不能有正确的判断。“科举考试就和升官发财直接联系起来”{3}。促使知识分子以各种手段争取自己的利益,从而滋生出许多腐化堕落行为。知识分子努力出头,成功之后又开始靠关系收受贿赂,比如范进中举之后忙于“打秋风”,王惠做官之后贪财收礼等堕落行为。

虚伪逼人不为人的封建礼教的压迫。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思想主流,“理”不仅是社会人要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核心,也是科举考試规定的内容,以“理”为中心的理学对灵魂人性的腐蚀使大批文人受到破害,周进、范进这两个儒生的沉浮故事就极为典型。

腐败的社会风气的带动。周进照顾提拔范进之后,又嘱咐范进照顾自己的学生荀玫,像这样的官场推荐保护的行为屡见不鲜。“科举不利,即失魂落魄,在他人面前自惭形秽;一旦高中,则趾高气扬,气焰嚣张。”{4}为了追求地位,追求他人的肯定,知识分子便要迎合社会需求来为人处世。

三、知识分子“堕落”行为范式的对比艺术

《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堕落”的行为范式重复出现构成对比艺术,反映出作者吴敬梓对于当今科举制度和虚伪礼教的不满。

1.人物形象发展的前后对比 典型人物总是沿着由好到坏这条路线来展开叙述,作者置身事外不加任何主观倾向地来发展人物。好坏对比显得自然不刻意,突出封建科举和封建礼教是使人堕落的原因。匡超人和牛浦郎的前后对比最为明显,前者由踏实勤劳的农家青年变成沉迷功名不自量力的儒生,后者由认真求学的少年变为满口谎话大话的假名士。虚实真假的对比,明显又恰到好处地掌握了讽刺的力度。

2.行为范式多次出现的重复对比 《儒林外史》中每回故事不尽相同且关联性不大,知识分子堕落的行为范式多次出现,可见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时代局限的共性致使此范式的产生。书中描写得精密生动,被世人所熟知的人物大多经历过了堕落的过程。此类讽刺反复出现,加重讽刺效果。

3.第一回隐括全文与知识分子行为范式的整体对比 王冕的故事统照全书,故事中王冕多次拥有做官富贵的机会,但都回绝以保自己的清高不俗。此与知识分子堕落的行为范式大大不同。陈美林先生评论说:“总之,王冕是作者所竭力表彰的人物。置之卷首,有以他作为士人楷模的寓意。他的为人实有‘隐括全文的功能,他的行事也实能起着‘敷陈大义的作用。”{5}王冕与后几十回所描写的知识分子,诸如周进、范进、匡超人等人相比,在品质上是截然不同。第二回至第五十六回努力科考的知识分子,一心寻找机会升官发财,成功之后的攀炎附势、虚伪狡猾的行为与王冕的做法构成了全书的整体对比。

三、结语

科举成功的名利诱惑和士人攀比的价值观促使《儒林外史》中部分知识分子发生了人性的扭曲。吴敬梓把这些知识分子形象典型化模式化,使其行为存在着共同的堕落的特征,在前后对比、重复对比、整体对比等多种对比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了创作的目的。这种堕落的行为范式最经典且对比手法的运用所达成的讽刺效果最强烈。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35页。

{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版,第10页。

{3} 王俊年:《吴敬梓和儒林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4} 高卫红:《从〈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的儒林群像》,《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5} 陳美林:《儒林外史人物论·“隐括全文”的“名流”王冕》,中华书局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王俊年.吴敬梓和儒林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党月异,张廷兴.明清小说研究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 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 陈美林.吴敬梓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作 者:王向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2008~2017 天天娱乐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