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北京情怀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8年09月29日 15:02

...正版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摘 要:林语堂在多数作品中表达出对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喜爱,他创作《辉煌的北京》一书向读者详细介绍北京文化。此书让读者了解北京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北京文化的推崇。林语堂先生之所以钟情于北京文化,与北京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密不可分。北京别具一格的人文山川、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闲适和谐的生活格调都深深吸引着语堂先生,促使他挥毫泼墨为北京向世界递上名片。

关键词:林语堂 《辉煌的北京》 北京文化

林语堂一生足迹所至之处甚多,却对北京情有独钟。他曾两度生活于北京,即大学毕业后于清华大学任教的三年(1916—1919)和留学归国后于北京大学任教的三年(1923—1926)。虽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却被北京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喜爱。他形容北京是“动人的”、是“辉煌的”、是“迷人的”,甚至觉得在那边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以及每一座桥都是一段历史和一个神话。总之,林语堂对北京的一切都饱含赞美之情,还写出《辉煌的北京》一书专门介绍北京丰厚的文化,大到历史悠久的宫廷建筑,小到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再到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在林语堂的眼里都显得妙趣横生,被他赞不绝口。

相较林语堂居住了近十年(1927—1936)的另一座城市上海,显然没有得到这份厚爱,相反的却是厌恶、憎恨。他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这座城的反感,更是在《上海颂》的开篇直截了当地说:“上海是可怕的,非常可怕。上海的可怕,在它那东西方的下流的奇怪混合,在它那浮面的虚饰,在它那赤裸裸无遮盖的金钱崇拜,在它那空虚,平凡,与低级趣味。”①名为上海写颂,实则是讽刺上海那种纸醉金迷毫无历史感的文化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林语堂在上海时有着很丰厚的经济收益,他先后创办《论语》(1932)、《人世间》(1934)、《宇宙风》(1935)等杂志,凭借《开明英文读本》(1928),更是赢得“版税大王”的称号,收入丰厚程度可想而知。这样一座居住时间长,又让他收益颇丰的城市并没有赢得林语堂的好感,他反倒青睐于北京这座居住时间短、收入平平的城市。北京城的魅力对林语堂的吸引不言而喻。

另一位生长于北京的作家老舍,在作品中描绘的北京又是另一幅画面,所流露的情感也明显有别于林语堂先生。老舍作品中对北京文化批判较多,对那些尘垢陋习更是不留情面地揭露。他在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中直言道:“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有钱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②在他的眼里,这是一座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无论是城市本身还是城里的人与事。

“外乡人”林语堂不仅能感受到北京特有的文化魅力,还能在踏遍千山万水后如对待人生信仰般,虔诚地书写北京文化。其中缘由让人深思,究竟是北京的哪些独有的魅力使他魂牵梦绕,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唯独对北京充满崇拜之情。笔者认为林语堂之所以选择中国文化中的代表——北京文化作为心灵的栖息地,是在他接触不同文化碰撞后,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都市与农村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取舍和选择,是对个人素养的修剪凝练,是经过对比、甄选后沉淀在心中的个人文化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一、别具一格的人文山川

温和的地理气候和优美的山水田园,是自然对北京的馈赠。在林语堂看来,北京的自然景象不仅美好动人,而且气候宜人,适合人类居住。北京冬季天蓝得让人无法置信,阳光灿烂,却又干燥寒冷;夏季雨水充足,凉爽。总之北京的气候给人舒适怡人,温和的感觉。就连他写北京的沙尘暴都不忘带着欣赏的语调,“漂亮的女人坐在黄包车中,用美丽的丝巾蒙着脸,丝巾随风飘动着”,让人暂时忘了沙尘带来的烦恼,而是转向欣赏沙尘給人们带来的别致风景。当然这也与林语堂一贯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有关。然而同样的风景在老舍的笔下却不尽然。他说:“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③同是一片天,却与林语堂先生所述大相径庭。林语堂一直提倡“幽默”,在遇到坏天气时他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把“坏”天气幽默一番。既有环境的客观因素存在,也有林语堂先生本人的主观情感投射,所以北京在他笔下只能是如此明媚美好的天气。

此外,北京的山川也使林语堂驻足忘返。在他眼里,北京的山丘、树木、宫殿构成了一组迷人的景色,色彩之组合神奇美妙,任何人看到都会感到心旷神怡。这样的喜好与林语堂儿时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他出生于山川连绵的福建漳州,家乡的大江大山使他习惯倾向于自己熟悉的环境。在《回忆童年》中,他骄傲地写道:“生长在高山,怎么看得起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如纽约的摩天大楼,说他‘摩天,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里配得上?”④在这个古稀老人的心中,家乡自然形成的高山才能称得上“摩天”,而人工建造的高楼不过是一根根呆板的雕塑,满是鄙夷与不屑。所以时尚之都上海在他的笔下是可怕的,是充斥着现代污垢的地方。北京多山多水,与儿时的生活环境相似,给常年漂泊在外的林语堂一种游子归乡的感觉。他所秉持的“高地观”使自己很容易沉醉于北京的汩汩山泉、太液池的清澈溪水、景色淳雅的什刹海、避暑胜地琼华岛,还有覆满荷花的湖面、栽满柳树的堤岸,这些醉人雅致的景色就如一幅自然伸展在林语堂眼前的风景画卷,让人流连忘返。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的北京自然让林语堂欣然向往,这种和谐理念也正是林语堂先生毕生所追求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语堂认为正是北京温和的气候培育了北京人敦厚恬静的品性,是北京大气的山川教给北京人宽容和忍耐。正因为生活于这样心旷神怡的环境中,北京人才具有很好的教养。他们谈吐谦恭有礼,相互间的问候也是礼貌周到、笑容可掬。就连北京保姆都极其温柔,服务员、黄包车夫虽会偶尔找点小麻烦,但平时仍然会“循规蹈矩,温和有礼,无偿地创造快乐”,他们善良热情,幽默又彬彬有礼,是天生的“乐天派”。全然不似老舍笔下的北京人,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寅吃卯粮,赊账度日”,总是带着“天子脚下”人的傲慢和狂妄,虽自诩贵族后裔,却“债台高筑”,甚至不惜把房契抵出去,“过个肥年”。林语堂不加掩饰地赞美北京人身材高大又体质健壮,不像白脸苏州小伙和纤细腰肢上海小姐那样带着南方人特有的慵懒。他说身高六英尺的满族人“强壮、淳朴,具有北方人土生土长的幽默感”,与上海“油腔滑调、略带女人气的男子和娇弱的女子”明显不同。北京人的性格在林语堂和老舍笔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对作家而言,林语堂的喜爱溢于言表也是一种爱,老舍的“恨铁不成钢”也是一种爱,只是他们表达喜爱的方式不同而已。林语堂以自身所坚持的“幽默”来审视这座文化古都,满含仰慕崇拜的情感来摄取自己钟情的北京因素,至于北京城的污垢秽言都被林语堂剔除在外。

北京特有的地理气候让林语堂感到身心愉悦,北京怡人的山水不仅给他宾至如归之感,还满足了读书人寄情于山水的乐趣,温和有礼的北京人更是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温暖。北京外在的环境符合林语堂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又占据地利人和,自然被林语堂格外偏爱。

二、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

北京以它博大的胸襟显示了其在历史变迁中,对各种文化艺术及三教九流人群的包容。每谈及北京的历史,林语堂总怀着崇拜又肃穆的情感。他曾在《八十自叙》中直言:“我对一切古老的东西,古老的风俗、衣着、语言,都极其爱好,极其着迷。”⑤北京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让他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他更是发自心底地喜爱北京。

北京城始建于公元1270年,距作者生活的年代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它由忽必烈汗下令修建,永乐皇帝统治时期达到它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元、明、清三个不同民族的政权,每代帝王都曾继续巩固、改进城市。北京城可谓凝聚了历代统治者的心血,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才使北京城这坛陈酿更加香醇醉人。这座城见证了中国王朝的更迭和变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刻下属于每个朝代的印记,每一次更名易主都给北京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是中华璀璨文化的融合。林语堂异常喜爱富有历史纵深感的文化都市,如文化都市巴黎和米兰,历史和艺术使得这些承载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城市璀璨生辉,让后人心向往之又充满敬畏之情。正如林语堂所说,“北京代表了中国的一切,能够追溯到大约四千五百年前的伟大文化精髓,世界上最源远流长、完整无缺的历史传统的顶峰,是东方辉煌文明栩栩如生的象征。”⑥林语堂给予北京如此高的评价,是别的城市所不能及的。经过几百年历史沉淀的北京,艺术文化自是丰厚灿烂。无论是本国的满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还是西方民族,他们带来本民族的信仰和习俗,北京城都以其海纳百川的度量吸收并包容。北京有藏式建筑风格的白塔,有受耶稣教会影响的观测台和北堂,有孔子的神像,也有铸钟娘娘、高梁桥的美丽传说,北京人还会将自己的个性渗透到外来文化中,“慈悲女神”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就是外来文化本地化的有力代表。每一种文化交汇于北京都能融于其中的同时,也能得到其自身的发展。强大的文化融合力使北京能够容纳不同的文化景观与思想,从而具有宁静的田园都市景象、和谐的生活格调;吸收异种文化,并使其变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北京是个珠光宝气的城市,并不是指金钱财富,而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书画雕塑等,是北京特有的文化遗产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使这座古老的城市自内而外都显得光彩照人,在中国这块广博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北京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各式各样人物的聚集地,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乞丐,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落脚于此地的各类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哪怕是车夫服务员,哪怕是歌伎舞女,人人有自己的活法,人人有自己的幸福。正如林语堂所述,“老北京不在乎:和尚、道士、太监,都来承受老北京的阳光,老北京对他们一律欢迎。”北京城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来自四面八方各式各样的人物。北京宽阔的大街和雄伟的建筑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还能给人开阔与肃穆之感,由于官府规定臣民建筑不得高过皇宫,亦不得高到能窥视邻人私院,这样一来建筑的规划方式让北京人视野开阔,可以随时仰望头顶的天空。不像上海、美国那样大楼高耸,让人心情壓抑。习惯于家乡开阔风景的林语堂,对北京这种极目之处一览无余的畅快感自是钟情。

无论是中华民族的政权更替,还是外敌的侵略欺辱;无论是八国联军的枪林弹雨,还是共和国的隆重礼炮;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满族,北京城都以它博大的胸襟和超强的忍耐性接纳了这一切,它既能承载荣誉,又能忍辱负重。北京满是疮痍的古老城墙,如一个饱经风霜的历史巨人,目睹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进步。林语堂正是被这种历史厚重感所折服,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他自是有义务将北京文化传递给世界。他带着这种民族自信心,化身传播民族文化的使者,摄录优秀的文化因素展现给西方读者。这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饱含深情地赞美自己的国家。

三、和谐闲适的城市格调

林语堂认为“和谐”是一种美,是文化的最高境界。他曾评价《秋林鹿群图轴》“精妙地传达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并说这种精神历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高境界。北京的自然环境、文化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协调地融合在一起。“它是和谐的代表,代表着古老中国的灵魂,代表着文化和温和,代表着优良的人生和生活,代表着一人生的协调,使文化的最高享受能够跟农村生活的最高美点完全和谐。”⑦他在《辉煌的北京》一书中直言自己对和谐建筑与生活节奏等方面的推崇,还向读者详细解释了中国建筑的美学理念。拱形屋顶与平直的基础和下面的柱子形成和谐的整体,完美纯净的宫殿和天坛线条让人震惊,这些都直接源于中国书籍中的美学指示。他甚至认为“不论是建筑,抑或人的形象与性格”都应兼得“刚韧和柔和”,由此可见林语堂对和谐美学观念的推崇。他始终认为“人类既要追求与大自然、宇宙的和谐,又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追求人自身的和谐”。⑧和谐的观念构成了林语堂文化思想的重要方面,所以林语堂先生笔下的北京城都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此外,林语堂先生笔下的北京既是一幅田园风景图,又是现代都市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北京城宽展开阔,给林语堂一种居住乡下的错觉,特别是看到秀木繁荫的庭院,听到清晨的鸟雀啾啾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曲径通幽的小胡同,连名称都充满乡土气息,关起大门便可自成独立天地的四合院,院内可植树种菜,亦可养花逗鸟,乡趣十足。他同时也写了“三英尺长”“七十英尺宽”“如同箭杆一样笔直”的哈德门大街,闻名世界的便宜坊烤鸭店及琳琅满目的西洋商店,让人置身于现代城市的海洋中,却又有别于浅薄且又低级趣味的商业城市上海。北京城让人既能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繁华便捷,又能满足人们对乡村闲趣的向往,可静可动的北京可谓兼得都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幽静。这对于儿时生长在大山中,后又辗转于欧洲大都市的林语堂先生来说自然是绝好的去处。

林语堂选择田园都市北京寄寓自己的文化理想,又着迷于北京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北京的生活方式增添了它的可爱,能够使人获得和平与安静。人们的生活方式、贫富状况等决定了城市生活是“舒适、闲逸、富有朝气”,还是充斥着“赚钱狂似的商贩们的喧嚣与粗俗”,在他看来北京自然属于前者。北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北京闲适又和谐的整体格调,正如他本人一直提倡的“闲适体”小品文般,给人娓娓道来、清风拂面的舒适感。北京人打打太极和羽毛球,提笼遛鸟,让自家的小鸟从其他同类那里学会鸣唱,但又不似传统旗人那样走街串巷,不务正业,他们给人一种亦庄亦谐的感觉。他们生活态度朴实谦逊,基本需求简单无几,只求过一种朴素和谐的人生。就连巷子里小商贩的吆喝声都那么悠扬动听,“用手扣在嘴边,拉着长腔,又总是富有节奏的叫卖声会传得更远”,调子如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画面和谐充满生活情趣。全然不似老舍所言,卖糖的“声音那么洪亮,那么急切,胆子最大的鬼也不敢出来”。这种从容的生活节奏使北京人能充分享受生活之乐,看惯都市繁华的林语堂更觉得北京这种闲适、和谐生活情调难能可贵。

恰能在都市与乡村之间找到平衡的北京,符合林语堂一直追求的“中庸”理想,各持一半,不极端,不对立,即“半半哲学”。他希望都市与乡村拉近距离,互为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会“徘徊于都市与乡村之间,向往都市,但对乡村又情丝不断”⑨。这种理想追求在当时可能会被冠以“不思进取”“消极遁世的骂名,但对于浮躁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来说,这种各持一半的人生哲学却被大为提倡。人们在追求物质的享受时回归精神文化,达到身与心的和谐,林语堂在面对都市与乡村文化冲突的选择上,显示了他超出同时代人的智慧和眼光。

四、结语

“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随处可见,那么以凝结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北京文化自是被他钟爱。北京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这种适宜的气候酝酿的别具一格的人文山川,所谓“地灵人杰”“人杰地灵”正是如此。每个民族于各个历史阶段在北京留下痕迹,北京磅礴复杂的历史让这座城既古老悠久,又时新现代。而这种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势必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秉持一种和谐闲适的生活格调。这种既矛盾又合理,既可左又可右,凡事不追求极端的特点恰是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①⑦ 林语堂:《讽颂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第48页。

②③ 老舍:《正红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第35页。

④ 转引自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⑤ 林语堂:《八十自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9页。

⑥ 林语堂:《辉煌的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177页。

⑧⑨ 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第176页。

参考文献:

[1] 董燕.林语堂与北京文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2] 劉莹莹.现代文人笔下老北京日常生活的叙述和想象[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 者:苏盈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张晴

2008~2017 天天娱乐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