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视域解读《红字》中的人物原型

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8年10月04日 02:10

...\"我爷爷\"余占鳌.-莫言的大哥解读红高粱 人物余占鳌原型不是土匪

张彦玲

摘 要:在《红字》这本书中,作者霍桑不惜笔墨地使用了《圣经》中的鲜活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来解读自己所追寻的宗教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把《红字》和《圣经》天衣无缝地有机结合起来,造就了一部著名的清教主义小说。《红字》在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中都流露出了作者强烈的“圣经”情结,因此从《圣经》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能更透彻地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圣经》 《红字》 解读

霍桑(1804—1864),美国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他最有特色的代表作《红字》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全球的巨大轰动,如今,在时隔一个半世纪后的文学领域仍是不朽的经典名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他在《红字》中运用《圣经》元素鲜明地反映出宗教观念。写作中显著的特点是:描写当时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这一点恰恰与《圣经》中关于人的“原罪”“内在堕落”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霍桑由于从小诵读《圣经》,因此,能以《圣经》为基础来重新审视道德和罪恶的问题,要脱离罪恶和魔鬼的关系,恢复人类因犯罪而失去天上荣耀尊贵的福分,避免将来永远死亡的刑罚。霍桑设计的《红字》中的场景、结构、人物等方面都巧妙地运用了《圣经》元素,并且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影响巨大,是西方文明之源两希文明(即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完美结晶,其《旧约》继承、聚集了希伯来文明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宗教传统和诗歌民谣,是对其曲折悲惨历史的痛苦回溯和深沉反思;而《新约》则充分地体现出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事实上奠定了公元前后地中海地区欧亚文化现象的思想文化基础,粗糙而不失华丽的言语,形成其通俗且久远的语言表述特色。两希文明为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沟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为西方思想发展中“知”“行”“信”三者的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西方文化中,探讨“真善美”、讲究“信望爱”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也就是说,“西方文明”在文化史意义上与“基督信仰”的宗教史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西方文化现象具有这一典型的基督教特色,自然也使《圣经》在全球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导致它全方位地影响了全球人民的思想、心态和文化色彩,令很多著名的作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一种《圣经》的思维特色、文化特色、主题特色,甚至语言特色。

欧洲文学有两个主流派系:一为希腊的文学,一为希伯来的文学。《圣经》为西方文学创作建立了无可限量的丰碑,因此,基督教思想在不同文化层面折射出多彩的斑斓。毫无疑问,霍桑的《红字》在创作时也一样不仅从思想上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熟练地运用了《圣经》的象征和意义。他有准备地将大量的《圣经》思想“移植”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作者对《圣经》的深邃领悟和对基督教的笃信。因此,用《圣经》思想批判的方法来对《红字》进行解读,以此达到深刻透彻理解的目的。

《红字》记叙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爱情悲剧。剧中齐灵渥斯医生娶了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他们之间没有一丝爱情,是一桩灰色的死亡婚姻。在孤独无望中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默默相恋并生下他们的女儿珠儿。因此,白兰被当众惩罚,被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向世人谢罪。然而,白兰坚贞不屈的精神支配着她,拒不说出孩子父亲的姓名。小说采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蒙上了主观想象的色彩,在小说的描写过程中又常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传统道德观念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

本文从《圣经》中人物的原型、叙事的结构原型和情节的原型在作品中的“移植”对《红字》进行解读。

一、人物的原型

人物的原型是作者创作的根源,《圣经》中人物的原型对霍桑的文学观念和创作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是神话的延伸,是神话“位移”的产物。“移植”是他的作品中运用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作品是《红字》。可以说《红字》中的海丝特·白兰实际上是他另一部作品中夏娃的原型。

人类的始祖由于对知识的渴求因而堕落,丁梅斯代尔和海丝特也是因为追求自由的爱情而堕落,因此,他们所犯下的都是原罪。海丝特·白兰被她的丈夫送到新大陆后,由于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基础,又加上遇到博学帅气的丁梅斯代尔,她偷吃了“禁果”,世人以胸前象征耻辱的红“A”字来惩罚她的堕落,和夏娃一样也被赶出了“天堂”。但是,她面对现实,不逃避,过着简陋的赎罪生活。她默默地、坚强地忍受着人们的唾弃,选择帮助病人,救济穷人,以施善的形式来弥补自己不可饶恕的罪行,最终感化了人们,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和解读红字“A”的真正内涵,把它说成是“Able,能干”的缩写或它实际上是“天使,Angel”的缩写。

深受人们尊敬的牧师丁梅斯代尔,拥有雄辩的口才和对宗教狂热的激情,他所阐述的观点“如同天使的声音一样感人肺腑”,但他违背了上帝的谆谆教诲。他的堕落如同亚当式的堕落,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们接受惩罚的态度上。当上帝询问亚当是否吃了禁果,亚当没有正面回答“是”,而是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和亚当一样,软弱无能的丁梅斯代尔没有担当,没有勇气面对铁铮铮的现实。他选择了默默地承受和自我惩戒的方式,更加专心于宗教事务,把自己封闭起来。《圣经》里描述通奸的人是去毁灭自己。《红字》也正如《圣经》所描写的一样,丁梅斯代尔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良心受到谴责,对于齐灵渥斯的报复他毫不反抗。即使受到这样的惩罚,丁梅斯代尔还在另一个角度犯着不可饶恕的罪——无勇于担当的胸怀。临终前他终于鼓足勇气,在七年前海丝特·白兰曾经站过的刑台上,面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以死来解脱自己,赎回罪名。

二、叙事结构的原型

《圣经》的叙事都遵循“乐园—犯罪—受难—忏悔—得救”的U形循环。《圣经》故事都是在悲剧性的痛苦歷程中达到圆满的结局,使《圣经》的故事有了喜剧性的结局,所以《圣经》是一部“神圣喜剧”。《红字》中主人公心路历程也都遵循着《圣经》的描写模式。男女主人公最终回到世人理解爱戴的现实中。

全镇人民尊敬的牧师——丁梅斯代尔,本可以体面地生活在这个宗教氛围浓郁的领域,享受他职业的优势,但是他内心深处燃烧的激情让他违背教义而犯下罪行。丁梅斯代尔的自我赎罪行为是他人性善良的驱使,想重新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他公开忏悔了心底隐藏的罪恶,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道德上的重生。《红字》整个故事进展恰好也体现了《圣经》的U形叙事结构。

三、情节的原型

《圣经》在《红字》情节的原型中起到主线的作用,其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善与恶的尖锐冲突。从《圣经》篇首的《启示录》起就充分地体现出来。最核心的冲突是上帝与魔鬼撒旦的冲突,而作品中善与恶的第一次冲突是亚当、夏娃因受魔鬼的诱惑而背叛上帝。《圣经》中的每一个情节几乎都是善与恶原型的再现。《红字》中的情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人物方面,霍桑娴熟地运用了善与恶之间的冲突来代替上帝和魔鬼之间的冲突。两个主人公为了洗刷罪恶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赎罪,而变成了恶魔的却是齐灵渥斯,形成了善恶冲突焦点。他魔鬼般追随着丁梅斯代尔,折磨他的身心,吞噬他的灵魂。他的罪恶至极,是“没有人性的人”,他毁灭了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这是霍桑心中的善人、恶人,无人能企及。在人们看来丁梅斯代尔是无辜的,但是他的缺点是软弱无能和懦弱。而在作家的心目中,恶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齐灵渥斯既是迫害者,也是受害者,值得人们尊敬的是他临死前留下遗产给珠儿。《圣经》中的善恶是泾渭分明的,而《红字》却没有完全效仿。

人物原型和结构原型上也体现了这一冲突。霍桑并不想从本质上否定基督教的作用,加上对他影响至深的清教,作家把宗教看作重要的精神支柱,所要否定的是教会虚伪、残酷的一面。

四、结语

霍桑这位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对当今文学史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分析其原因除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作品独特的象征主义写作手法的结合,还有对《圣经》的思想观念透彻的领悟和巧妙的运用。这在《红字》代表作中极为突出地表现出来,所以要在把握《圣经》的思想前提下探讨《红字》,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对作品的《圣经》原型深入透彻理解,其次,《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移植”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升华了作品的主旨和灵魂,使人物形象饱满鲜明,使作品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胡允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 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4] 诺思洛普·弗莱著.伟大的代碼——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樊振帼,何成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008~2017 天天娱乐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